世界文化遺產是古代人類生存與因應生存需求存在的產物,也是人類歷史發展過程中留下來的立體構造物,它不僅是歷史的見證,更是文化的軌跡。一座建築物只要不是我們這個時代建造的,是歷史事件的真實背景或舞台,而且它有特定意義的話,就稱的上是我們值得保存的遺產與文化。遺產與文化的存在,延續著歷朝歷代先民走過的生活足跡,具有承先啟後的文史教育功能,保有遺產與文化愈多的城市,愈能襯托該座城市的文化氣息,許多享譽國際的文化古都,值得令人稱讚的地方,除了歷史悠久之外,文物古蹟是否保存完善,也是重要指標之一,而且站在地方歷史的角度來看,保存代表著我們有關懷過去生活的情懷,由此也會更愛惜自己生活的地方。
隨著國人對文化資產保存意識的提升,如何有效的保存文化資產,並減少與地方發展的衝突,遂成為目前文化政策上值得重視的重點之一。就由這些方針,促使我們推動此次的圖書規劃,這是重要的目標,也是應該實際落實的重點,有良好的知識擴充,才能增長智慧帶動國內的研究風潮,使之不落後於全球的共識後面,這樣的的方向是本計畫的重點與目標。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以下簡稱本校)在藝術專業教育上擁有完善的課程規劃、教學特色、堅強的師資陣容,及一流的教學設備資源。二十五年來,校務成果廣獲各界肯定。雖然如此,充實、堅強且完整的圖書資源與使用環境是高等教育的基礎,影響大學的發展和競爭力。圖書資源攸關教學與研究品質的良窳。
在世界競合潮流之下,國際化是成為世界一流學府的必要條件。本校近年致力加強國際交流的推動,透過學生交換、教師互訪等合作關係,提高能見度和發展整體校務目標的同時,圖書館擔任重要的幕僚工作,也是教學後援之基幹。本校圖書館向為收藏藝術與人文圖書資料重鎮,在國內相關校院執居牛耳。然,就亞太地區同質性圖書館,以日本東京藝術大學為例,性質和規模均與本校相當,該校圖書館館藏47萬冊(件),較本校圖書館40餘萬館藏多出相當的數量。在中國大陸,自稱中國藝術理論研究最高學府-北京中國藝術研究院,成立於1950年代,建院50年,已有70萬冊(件)之數。因此,本計畫整體圖書館館藏發展相輔相成,並且配合本校朱宗慶校長所致力推動之學術校務,強調圖書資源的重要性,確立以「國際亞太藝術學重鎮」為推動圖書館發展目標與主軸。
承接上述亞太主軸,勾勒藝術學門之各項重要議題為特色和重點的圖書資源。本計畫的目的,不但嘗試涵括範圍廣泛的建築與世界遺產主題,從歷史、藝術或科學的觀點來選取相關圖書與非書資料,更關照生命演化、自然現象等自然遺產,帶動全民的意識價值,著眼於各類項目研究。我們重視兼具文化與自然特色,並且同時符合兩者認定的標準的地方,屬於最稀少的綜合遺產。由於世界快速的現代化與同質化,蒐購的圖書也要求可以再現比具實質形體遺產更不易傳承之無形資產,這些具特殊價值的文化活動,都因傳人漸少而面臨失傳之虞。

 

 
 
法國_里昂_老街區_張馨方攝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