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成果

2014秋季公演《大家安靜》Noises Off

時間: 2014年11/07、11/08、11/14、11/15 19:30 PM

11/08、11/09、11/15、11/16 14:30 PM

地點: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展演藝術中心 戲劇廳

關於《大家安靜》Noises Off
1982勞倫斯·奧利弗最佳喜劇獎
1982英國標準晚報年度喜劇獎

《大家安靜》首演於1982年,是一部叫好叫座、享譽國際的舞臺作品。
作爲一部「鬧劇中的鬧劇」,《大家安靜》為觀衆揭示了一群三流演員排演英式鬧劇《沒有,什麽都沒有》
臺前幕後的實際狀況,不失爲對演藝界千奇百態的諷喻。
第一幕,觀衆看到的是一部英國典型鬧劇的總彩排——全劇充斥著開門關門、脫衣脫褲、妙趣橫生的情色場面。只是隔天就要正式上演,奈何臺上衆人還是頻頻NG。到了精彩的第二幕,整個舞臺視角一轉,觀衆看到的是舞臺背後發生的一切——導演和演員們因爲一連串千奇百怪的誤會而爭風吃醋、反目成仇。於是臺後的情感糾紛直接影響臺前的戲劇演出!演員們費盡心思想要維持台前的秩序,但層出不窮的意外事件鋪天蓋地向他們席捲而來。終于來到第三幕,原本的鬧劇已經分崩離析,陷入一片徹底混亂的狀態。
這部作品試圖以幽默的方式探討鬧劇脆弱的本質——每一段精心設計的橋段、對白和節奏隨時會因爲一個疏忽或一個錯誤而功敗垂成。如同佛萊恩其它的作品一樣,《大家安靜》可被視爲一種對錯亂生活的隱喻。秩序和混亂的關係是如此微妙,往往就只有那麽一綫之差。
正如佛萊恩所言,「《大家安靜》的演員們嘗試透過角色設定和彩排練習,建構出一個充滿秩序和穩定的世界。然而,他們害怕未知——沒有經過設定、沒有經過彩排的未知。這層恐懼揮之不去,像一片漆黑的混亂籠罩著整個舞臺和他們的身心。這篇騷動的混亂將逐漸蔓延到舞臺上。那些背熟的臺詞會消失,設計好的回應會脫序,整個演出會逐步崩解。最後,演員們站在我們的面前,赤裸地、羞愧地,站在我們的面前。」

劇作家介紹:麥可·佛萊恩(Michael Frayn)
描述: C:\Users\Loki Tung\Desktop\michael-frayn-2.jpg

1933年9月8日生於倫敦。英國著名劇作家、小説家及翻譯家。
佛萊恩在兩年的兵役期間學習俄語。結束兵役後,於劍橋大學伊曼紐爾學院攻讀哲學。畢業後,成爲《衛報》(The Guardian)和《觀察者》(The Observer)的記者與專欄作家。在這期間創作的小説《錫匠》(The Tin Man, 1965)和《俄文翻譯員》(The Russian Interpreter, 1966)分別榮獲「毛姆文學獎」和「霍桑登獎」。近期作品則有獲頒「星期日快報年度圖書獎」的《登日》(Landing on the Sun, 1991)。佛萊恩最新的小説《間諜》(Spies, 2002)描寫了一段在英國二戰時候渡過的童年歲月。這部作品為他贏得2002年的「惠特貝瑞圖書獎」和2003年的「英聯邦作家獎」。2002年,更獲倫敦海伍德·奚爾書店頒發「終身寫作成就獎」。時
劇本創作有《字母順序》(Alphabetical Order, 1975)、《雲》(Clouds, 1997)、《驢的歲月》(Donkey’s Years, 1976)、《或成或敗》(Make or Break, 1980)、《大家安靜》(Noises Off, 1982)、《施主》(Benefectors, 1984)、《哥本哈根》(Copenhagen, 1998)、《民主》(Democracy, 2003)以及《來生》(Afterlife, 2008)。其中,《哥本哈根》取材自1941的歷史事件,描述德國物理學家維爾納·海森堡(Werner Heisenberg)與丹麥物理學家尼爾斯·波爾(Niels Bohr)的會談。此劇先後於倫敦與紐約上演,深獲好評,更獲頒1998年「英國標準晚報」和2000年「美國東尼獎」的年度作品。
此外,佛萊恩還翻譯了一系列的俄文劇作,其中包括契訶夫的《櫻桃園》、《三姐妹》、《凡尼亞舅舅》以及托爾斯泰的諷刺喜劇《教育的果實》(The Fruits of Enlightenment)。

參考資料:
邁克·弗雷恩。胡開奇翻譯。2007。《邁克·弗雷恩戲劇集》。北京:新星出版社。
Blansfield, Karen C. ‘Michael Frayn and the World of Work’, South Atlantic Review, Vol. 60, No. 4 (Nov., 1995), pp. 111-128.
Frayn, Michael. ‘Introduction’, Plays: 1. London: Methuen, 1997. 
http://literature.britishcouncil.org/michael-frayn

 

全身盡化成眼──身體、呼吸、活化以及表演肢體工作坊

主講人:菲利普.薩睿立/《九面芙烈達》導演

日期:2014/07/28-30 10:00-17:00

地點: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學院T305

邀請知名導演、艾斯特大學戲劇系教授(University of Exeter)──菲利普.薩睿立(Phillip Zarrilli),除在九月初與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聯手帶來《九面芙烈達》演出,更特別舉辦「全身盡化成眼──身體、呼吸、活化以及表演」工作坊,將為參與者介紹精神肢體訓練的範例,以及如何以表演為目的喚醒演員的身心。 此工作坊為一初學者密集課程,將著重發展當代演員的內在。如,演員如何發現、醒覺、形塑、理解以及佈署「能量」、察覺、聚焦/集中以及感受表演的「主題」──任務或行動的動力、結構、輪廓以及質感。這些任務或行動構成一個由一些特定戲劇作法塑造的特定演出譜(performance score)。 這個工作坊以演出前的精神肢體訓練開始,來喚醒和讓身心作好準備。透過亞洲武術或冥想術,如太極拳、印度瑜伽以及最接近瑜伽的武術卡拉里帕亞特(kalarippayattu),身心的連結經由啓動運動中的呼吸、專注與集中力的發展、身體的能量循環得以實踐,並將這些流動到夥伴、群眾演員以及演出環境,讓他們得以覺醒。 這些工作將讓參與者的身體經由長期的練習變成「佈滿眼睛」(既讓身體覺察),如為表演發展一種直覺式的覺察。

拍攝:楊喆甯 提供:莫比斯圓環創作公社

華文戲劇概論

壹、課程目標: 這是一門台灣觀點的華文戲劇概論,期望透過這門課程,帶領同學們了解華文戲劇的定義、發展歷史與現況,透過代表劇作的研讀及相關演出影片的欣賞,結合

【1】學期當中相關劇場演出的現場觀摹(視情況而定),

【2】並邀請二至三位相關劇場實務創作者,由老師與藝術家進行訪談對話。

【3】師生的相互討論,試著理解各地創作者的主題關懷及風格特色,拓展同學們對於華文戲劇的視野。

貳、課程特色: 「華文戲劇」做為一個概念詞,在過去近二、三十年左右,越來越多人使用,藉以指稱以華語文(Sinophone)所創作的戲劇作品,演出及發展較為活絡的地理範圍多在亞洲,包括:中國大陸、台灣、香港、澳門、新加坡、馬來西亞等,隨著亞洲區域政治氣候的轉變、全球化及網路資訊科技的發展,跨地域的交流與合作也越來越頻繁,而且在可預見的未來,這種現象會越來越普遍,認識華文戲劇的「亞洲在地性」以回應「全球跨界性」,應為現階段戲劇文化公民基本的人文素養。 本課程「華文戲劇概論」磨課師課程,同時具有跨越國籍區域的縱向跨越力,幫助各區域的學生對所在區域之文化藝術進一步了解的深化能力,自主參與而成的雲端學習網絡。結合創新教學設計──互動地圖標示、wiki 2.0 方式進行劇場、藝文、文史、娛樂、日常住行等互動式編纂,由參與者賦予劇場觀戲經驗、展覽、個人記憶、生命故事、經驗、歷史考據、風景描繪、人物書寫、古物踏查、音樂分享等,在網路虛擬地圖上以地索引,建置香港、澳門、新加坡劇場相關知識庫。

參、課程講者 : 于善祿 國立藝術學院(今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碩士,為國內資深劇場生態觀察及戲劇評論家,相關評論文字已有數百萬言,主要研究領域為當代華文戲劇,尤其對於香港、澳門及新加坡等地華語劇場發展現況的觀察研究與深入涉獵,在國內幾乎無人能出其右,另外在西洋劇場史、台灣劇場史、應用劇場、戲劇美學理論,也是其擅長的學術領域,長年擔任國家文化藝術基金會、國立中正文化中心、臺北市文化局、臺北市文化基金會、台新藝術獎、牿嶺街小劇場等機構之評議委員,並著有《波瓦軍械庫:預演革命的受壓迫者美學》(2007年,臺北:黑眼睛文化)。

肆、老師來信

第一封信 第五封信
第二封信 第六封信
第三封信 第七封信
第四封信 第八封信

 

 

線上課程畫面節錄 : 于善祿老師講解

 

 

館際交流主題書展

 

☉活動名稱: 【2015世界閱讀日系列活動】 跨校圖書館宅急便 From北藝大to輔大 ☉時間:104.4.27~5.1 ☉地點:輔仁大學濟時樓圖書館2F 為讓計畫發揮更大效益並擴及館際合作學校,本校圖書館利用世界閱讀日機會,與輔仁大學合作交流,至輔仁大學濟時樓圖書館辦理館際交流主題書展,展出計畫補助購置之圖書資料。活動為期5天,輔大師生可至圖書館櫃台,依館際合作辦法取得書展借書證,即可於書展現場借書。 活動亦與輔仁大學博物館學研究所合作,向輔大博物館學師生廣加宣傳書展訊息,歡迎藉此機會借閱研究所需資料。 活動參觀情形踴躍,除博物館學師生外,尚有外文系學生及外籍交換生借閱書展書籍,期間每日皆有書籍資料借出。

 

 

 

 

本計劃購藏圖書於輔仁大學圖書館陳展

 

現場開放輔大師生立即借閱

 

輔大師生借閱踴躍